各鄉鎮黨委、政府,各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區委各部委,政府各部門,興慶區法治政府建設成員單位:
為進一步明確我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目標,推進依法治區進程,經區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同意,現將《2019年銀川市興慶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征求意見稿)》下發給你們征求修改意見,相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各部門應組織人員認真研究,結合機構改革工作及“三定方案”,圍繞具體職能分工,提出修改意見。
二、各部門匯總修改意見經單位主要負責人簽字,加蓋單位公章后,于6月14日下班前報興慶區司法局,無意見仍需加蓋單位公章報送。
聯系人:馬莉;聯系電話:5953580;郵箱:xqyfzq@126.com
地址:清河北街高臺寺巷2號興慶區司法局四樓
附件:《2019年銀川市興慶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
銀川市興慶區司法局
2019年6月10日
2019年銀川市興慶區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
(征求意見稿)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法治政府建設實施綱要(2015—2020年)》和自治區黨委、自治區人民政府《寧夏回族自治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以及《銀川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堅持法治政府與法治社會一體建設,實現2020年基本建成職能科學、權責法定、執法嚴明、公開公正、廉潔高效、守法誠信的法治政府目標,結合行政機構改革、綜合執法體制改革等重點工作,現制定興慶區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
一、重點工作(13項)
1.推進權責清單標準化建設。健全完善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管理制度。結合機構改革和自治區、銀川市行業系統三級四同權力清單指導目錄,對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進行動態調整(區委編辦、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2.落實負面清單,實行統一的市場準入制度。按照國務院、自治區、銀川市安排部署,制定出臺興慶區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及相適應的配套制度(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審批服務局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
3.優化政府組織結構。繼續推進機構改革,按期完成各項機構改革工作。按照自治區、銀川市統一部署,穩步推進事業單位改革。繼續深化綜合執法體制改革和城市管理領域綜合執法,建立健全相關行業主管部門、綜合執法隊伍間協調配合、信息共享機制和跨部門跨領域執法協作聯動機制(區委編辦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4.加強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落實國務院、自治區、銀川市關于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制定和監督管理、規范性文件“三統一”、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查等相關工作要求,全面推行行政規范性文件合法性審核機制,進一步加強行政規范性文件監督管理(區政府辦公室、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
5.開展規范性文件清理工作。結合機構改革、經濟社會發展需要,以及上位法制定、修改、廢止情況,及時清理有關政府規范性文件。深化規范性文件目錄和文本動態化、信息化管理,并根據規范性文件立改廢情況及時作出調整并向社會公布。(區政府辦公室(政務公開辦)、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
6.強化政府法律顧問制度。進一步落實普遍建立法律顧問制度的要求,嚴格落實法律顧問工作程序,細化完善法律顧問工作流程,切實發揮法律顧問在制定重大行政決策、推進依法行政中的積極作用(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7.全面推行行政執法“三項制度”。落實國務院、自治區、銀川市關于全面推行行政執法公示制度、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制度相關工作要求,根據銀川市“三項制度”工作實施方案、具體辦法,深入開展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工作(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8.加強信息化在行政執法和監督方面的應用。協助配合自治區司法廳、工信廳建立全區統一的行政執法信息平臺,協助督促端口接入工作,完善網上執法辦案及信息查詢系統,實現對行政執法信息的統計分析和適時監督。協助配合自治區建立統一的行政執法監督網絡平臺,建立健全情況通報等制度,促進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區委宣傳部(網信辦)、司法局、財政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9.強化行政執法人員資格管理。結合機構改革,對行政執法主體和行政執法人員資格進行清理,建立行政執法主體庫和行政執法人員庫(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10.強化行政復議和行政應訴工作。推進行政復議工作規范化建設,健全行政案件審理機制,行政復議案件依法由兩名專職工作人員辦理,加大公開聽證審理力度。依法加強行政復議能力建設,實現行政復議機構設置、人員配備與所承擔的工作任務相適應。進一步加強和改進行政應訴工作,嚴格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不斷提高行政應訴能力和水平(司法局牽頭,區委編辦配合)。
11.加強重大行政處罰、行政應訴報備制度。各行政執法部門依法作出重大行政處罰決定的,應當在作出決定之日起十五日內將處罰決定書和必要的說明材料抄報司法局和上一級行政主管部門備案。被訴行政案件法院做出裁定、判決的,各行政執法部門應當在一審結束后將行政判決書、裁定書復印件報司法局備案(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負責)。
12.完善行政裁決制度,加強行政裁決工作。建立健全行政裁決及其配套制度,穩步擴大行政裁決適用范圍。加強行政裁決調解工作,健全行政裁決救濟程序的銜接機制,在行政裁決糾紛多發領域,整合資源,探索建立“一站式”糾紛解決服務平臺,切實減輕人民群眾負擔(司法局牽頭,人社局、各有關部門負責)。
13.健全仲裁制度,提高仲裁公信力。加大對仲裁工作的支持和監督力度,完善仲裁法律制度,改革完善仲裁機構內部治理,加快推進仲裁制度創新,積極發展互聯網仲裁,研究仲裁大數據建設,推動與相關部門數據互聯互通,構建多方參與的網絡治理協作機制(人社局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
二、需進一步深化的工作(17項)
1.積極配合推進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臺建設。配合落實銀川市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功能提升,完善“不見面審批”、事中事后監管和大數據應用等功能,發揮在線平臺對投資項目審批更簡、監管更強、服務更優的支撐作用(經濟發展和改革局、審批服務局牽頭,各有關部門負責)。
2.健全社會組織登記管理。支持和發展社會工作服務機構和志愿服務組織,規范和引導網絡社團社群健康發展,加強監督管理。依法規范各類社會組織活動,推進社會組織自律與誠信建設,開展社會組織評估,建立社會組織誠信檔案,健全社會組織管理機制,加大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購買服務支持力度(民政局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3.深入推進社會治理現代化。加快推進興慶區社會治理現代化建設,加強社會治理體制機制、能力、人才隊伍和信息化建設,提高社會治理科學化、法治化水平。深入推進平安銀川建設,健全落實社會治安綜合治理領導責任制,完善立體化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有效防范管控影響社會安定的風險,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建立健全社會矛盾預警、利益表達、協商溝通、救助救濟等機制,加強對影響或危害食品藥品安全、安全生產、生態環境、網絡安全、社會安全等方面的治理(區委政法委牽頭,興慶區公安分局、興慶區市場監管一二分局、應急管理局、興慶區環保分局、司法局、網信辦等有關部門,各鄉鎮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4.完善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根據自治區、銀川市的要求,配合落實自治區信用信息共享目錄建設工作,完善統一的社會信用代碼制度和信用信息共享交換平臺,推進企業信用信息公示“一張網”建設,依法保護企業和個人信息安全。開展生態環境保護、拖欠工資、逃稅騙稅等19個重點領域專項治理,營造良好信用環境(經濟發展和改革局牽頭,網信辦、興慶區人民法院、人社局、興慶區市場監管一二分局等有關部門配合)。
5.推進社會自治。根據《自治區關于做好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工作的實施意見》,指導社區和行政村修訂、完善居民公約和村規民約,組織開展村規民約和居民公約“入戶活動”。推行村民代表會議制度規范化建設。持續推進行業協會、商會類中介機構與行政機關脫鉤,清理規范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民政局牽頭,各有關部門配合,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6.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教育、衛生、文化、體育、社會保障等五大社會公共服務工程和公共法律服務體系、公共實訓基地項目建設,加快形成政府主導、覆蓋城鄉、可持續的基本公共服務體系(經濟發展和改革局牽頭,財政局、民政局、教育局、衛健局、文旅局、人社局、住建局、司法局、殘聯等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
7.強化生態環境保護。健全并落實生態環境保護責任追究制度和生態環境損害賠償制度,完善并嚴格實行環境信息公開制度、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制度,改革生態環境保護管理體制(興慶區環保分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
8.健全依法決策機制。嚴格落實《自治區重大行政決策規則》,制定完善本級政府、本部門重大行政決策目錄。嚴格落實重大行政決策公開征求意見、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公眾參與和重大行政決策聽證、后評估、終身責任追究及責任倒查機制,提升行政決策公信力和執行力(區政府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9.提高專家論證和風險評估質量。完善重大行政決策專家咨詢制度。對專業性、技術性較強的決策事項,應當組織專家、專業機構進行論證。對重大行政決策事項的主要風險源、風險點進行排查,經排查認為存在社會穩定、生態、經濟等方面風險的,要進行風險評估,評估結果作為重大行政決策的重要依據。應當進行而未進行風險評估或者經評估不合格的重大行政決策事項,不得提交決策機關討論(區政府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10.加強政府誠信建設。加快政府守信踐諾機制建設,完善政府服務承諾制和行政問責制,加強對政府履行承諾的監督考核,提高政府公信力(區政府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11.深入推進政務公開。完善政府新聞發言人、突發事件信息發布等制度,做好對熱點敏感問題的輿論引導。充分發揮互聯網政務信息數據服務平臺和便民服務平臺功能,提高政務公開信息化、集中化水平(區政府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12.完善糾錯問責機制。加強行政問責規范化建設,完善行政問責制度,加大問責力度,堅決糾正行政不作為、亂作為,堅決克服懶政、庸政、怠政,堅決懲處失職、瀆職。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堅持有錯必糾、有責必問(興慶區監委牽頭,區委組織部、人社局、審計局,各有關部門配合)。
13.深化人民調解工作。根據《自治區人民調解工作條例》,健全人民調解組織網絡,推動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行業專業領域設立人民調解組織,實現人民調解組織全覆蓋。完善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司法局牽頭,區委政法委、興慶區人民法院、興慶區公安分局配合)。
14.樹立重視法治素養和法治能力的用人導向。加強對領導干部任職前法治知識考查和依法行政能力測試,將考查和測試結果作為領導干部任職的重要參考,促進政府及其部門負責人嚴格履行法治建設職責。健全用人導向機制,把法治觀念強不強、法治素養好不好作為衡量干部德才的重要標準(區委組織部牽頭,人社局、監委配合)。
15.強化建設法治政府第一責任人責任。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府各部門要建立由主要負責人負責、各部門(科室)分工落實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領導協調機制,把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情況作為年終述職重要內容。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府各部門每年第一季度要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和公開制度(區委辦公室、區政府辦公室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政府各部門負責)。
16.加強法治政府建設的典型示范和考核評價。積極開展法治政府示范創建活動,擴大法治政府示范創建覆蓋面,大力培育法治政府建設先進典型。法治政府建設考核分值在年度效能目標管理考核總分值中所占比重不低于l0%。法治政府建設考核不合格的單位,不得評為效能目標考核優秀等次(司法局牽頭,政研室、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配合)。
17.提高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進一步提高行政執法人員依法行政能力。完善“誰執法誰普法”的普法責任制,繼續落實行政執法人員以案釋法制度,不斷提高行政執法人員法治素養和依法行政能力(司法局牽頭,各有關部門,各鄉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負責)。
三、工作要求
2019年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之年,也是基本建成法治政府的攻堅之年。各單位應高度重視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加強組織領導,對標責任分工,認真組織開展相關工作。
(一)明確職責分工,各方協調配合。各單位要認真研究要點工作任務,牽頭部門總領工作導向,相關部門做好協調配合,共同推進各項工作任務完成。10月中旬,各牽頭單位要對牽頭工作進行全面總結,形成專題報告報送興慶區全面依法治區辦公室(郵箱:xqyfzq@126.com)。
(二)根據職能轉變,理清工作思路。因機構改革工作,部分單位、部門行政機構重組、職權劃轉,應盡快梳理改革后的職能責任,確保相關工作職能承接順暢。
(三)圍繞工作重心,制定工作計劃。各部門應結合《銀川市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興慶區法治政府建設實施方案(2016-2020年》,對照2019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要點,制定本單位、本部門的實施方案、工作計劃,并重視相關工作資料的整合收集,為創建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單位做充分準備。
(四)注重經驗總結,突出工作宣傳。及時報送相關工作信息至全面依法治區辦公室,信息內容緊扣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圍繞七大項目標任務,切實突出本單位、本部門工作實效,每季度報送信息不少于3篇,并將該項工作作為一項考核指標納入年終法治政府建設工作考核體系。
(五)結合督查考核,壓實責任擔當。區委全面依法治區辦公室將對各單位落實年度重點及進一步深化的工作情況進行督查考核,對工作不力、問題較多的,按照相關規定,進行約談、責令整改、通報批評,同時對督查結果以專報的形式報區委政府。